进入机关单位里工作,对很多人来说是个人生理想。但是由于公考竞争激烈,能考上公务员的人不算多,很多人只能对着机关单位望洋兴叹。
最近有一个考生问,有机关单位在招合同工,是劳务派遣形式的,可以去做这个工作吗?
我对他说:你务必要先了解劳务派遣工作的工作性质和工资待遇,再根据自己的情况,慎重做决定。
诚然,现在有不少体制单位,因为工作任务重,编制人员少,根据工作需要,在面向社会招聘劳务派遣人员。
劳务派遣指的就是劳动者与第签订劳动合同,然后再派遣到体制内工作。
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内容与正式在编的干部职工相近。有时候去去机关单位里办事,你都分不清楚办事的同志是在编职工还是合同工。
那么,体制内的劳务派遣人员值得去做吗?
先来说说它的优势所在:
一、工作环境和氛围较好
机关单位里的工作环境很不错,氛围也比较好,很人性化。因为机关单位毕竟不是企业,不以盈利为目的,同事间没有很激烈的竞争。
其次,公务员的素质也普遍比较高,对劳务派遣人员不会带有特别的有色眼光,都是一视同仁的。在里面工作久了,会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。
二、能接触到机关里的人脉
在机关里工作,自然能接触到很多机关里的人脉。这无疑也让自己上了一个平台,视野也更宽广了。
三、五险一金齐全
机关单位与企业的最大不同,就在于正规合法。你在一些企业里工作,企业也许不会帮你买社保,即使帮买,可能也不会买全,特别像公积金这块,就常常被忽略。
而公积金这块是单位和个人各出一半的钱,单位不给你买,就相当于你损失了一部分钱。
而机关单位都会正规合法地给劳务派遣人员买齐五险一金,每个月按时缴纳,一般不会拖欠。
四、其他福利
像笔者所在的省厅级机关,里面的劳务派遣人员与在编人员一样,能够享受购买单位危旧房改造房的资格,而且孩子也能一样就读单位的幼儿园。可以说,生活上的待遇是无区别对待了。
说了劳务派遣工作的好处,有些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应招了,但是先别急,再看劳务派遣工作的弊端再作决定。
一、工作不稳定
没有编制,就是劳务派遣工作最大的弊端。
因为没有编制,就意味着工作不稳定,随时有走人的危险。
劳务派签订的劳动合同是两年,也就是派遣到机关里两年,两年期限满后,一般会续签。
但是形势随时在变化,未来怎样还不好说。能否续签不只是由个人的工作能力决定的,有时候会是政策的影响。
比如前几年的公车改革,机关单位里的很多公车都不再保留,所以单位只能与劳务派遣司机提前解除了劳动合同,付了赔偿金。
还有这次的机构改革,也让不少劳务派遣人员较为担心。
二、工资待遇低
前面说过,劳务派遣人员的五险一金都会正常正规的发放,但是先别高兴,因为这并不意味着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能与在编人员一致。
毕竟,在编人员的工资是由财政统一发的,而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是由单位经费里发放,是有预算限制的,每年都会有审计检查。
所以,据了解,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一般是参照机关单位的科员工资标准,或者制定一个固定的薪资标准。
而公务员享受的补贴、绩效等,劳务派遣人员则没办法享受。
而且,劳务派遣人员的五险一金通常也是按社保最低基数来缴纳的。
这些都是为了压减劳务派遣经费的开支。
因此,体制内的劳务派遣工经常会抱怨,认为工作差不多,工资待遇却不一样,同工不同酬。
三、没有晋升空间
不是正式职工,自然没有晋升空间。
比如笔者知道一个女生,从大学毕业开始进入到机关单位,一干就是七八年,工作努力出色,年年考核都是优秀,口碑很好,只可惜一直没考上编制。
这几年,科里的老同志们都退休了,她成了资格最老、业务最熟的,但是,这也没什么用,她还得被新来几天的年轻公务员管着。
旁人一句话点透了:“她要是有个编,早就是科长了!”。
四、没有专业技能
劳务派遣人员在机关单位里承担的多是日常琐碎的工作,比如收发文、后勤、写基本材料、统计,等等。
工作当然无贵贱,并不是说这些工作不好,而是作为年轻人来说,从这些工作中较难积累出一定的技能性,会像多数的公务员一样,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。
但是公务员可以在机关里一直工作下去,而劳务派遣人员如果以后还想去到社会,那么这样的情况对自己并不利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留在体制里。
因此,体制里的劳务派遣人员,都是会一边工作一边努力考碗,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,只要有编制,都会努力去考。
而且只要考上了,曾经的劳务派遣工作的经历,也能够助力以后的工作,何乐而不为呢?